1+3”智慧环保管理系统 用信息化手段破解治水护水难

   2016-01-21 1950
核心提示: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问题为导向,更广泛应用数据,提供基础支撑,寻求优化方案,给管理带来质的变

      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问题为导向,更广泛应用数据,提供基础支撑,寻求优化方案,给管理带来质的变化。

      在近年来的环保工作中,各级环保部门也在不断探索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工作难题,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新年伊始,本版开辟“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栏目,集纳这些经验和探索,以期为各级环保部门带来借鉴和启发。

      治水护水一直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桐庐县一直面临点多面广难监管、路远人少难执法的现状。

      桐庐县有200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45个垃圾资源化利用站、83条河道和57个重点污染源,这些分散的点位如何管控?监控信息如何实现实时预警?这么多条河流如何实现社会共治?桐庐县做了有益的探索,以信息化手段破解了治水护水难题。

      桐庐县先后投入5100余万元,采取“1+3”模式,通过探索建设环境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了重点污染源监察智能化管理、环境质量智能化监测和农村环境工程智能化展示三大板块,打造了集环境监测、执法、管理、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环保管理系统。

      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破解“点多面广”稳定难

      据了解,桐庐县早已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集镇污水处理厂(站)等方面的全覆盖,但由于环保基础设施点多面广,管理技术及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如何确保工程建好管好、长久稳定运行难度较大。

      “全县有200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146个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分布在村内的各个角落,如果不对这些设施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很难真正管好用好,熟知情况的人调离岗位,其他人甚至都找不到这个工程在哪里。”桐庐县环保局生态科科长葛丹介绍说。

      农村环境工程智能化展示模块集成了工程的基本概况,将桐庐县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安装了GPS定位,这样一来,手机地图就可以直接导航。

      “点击工程编号或具体方位,即可显示相关信息,有效避免因人员变动造成的信息遗失。”葛丹介绍说,其中位于环境敏感区域或者规模较大的14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个垃圾资源化利用站、6个集镇污水处理站设备全部安装了流量计及视频装置,可以直接对污水处理工程动力设备运行状况、水流量、管理人员巡查情况自动汇总分析,支持数据汇总导出或直接打印。

      此外,平台还可以实时感知,24小时监控工程是否有进出水、出水流量是否存在异常,现场感应设施甚至可以自动识别管理人员到场情况,并进行汇总登记。

      据了解,今年平台已实现自动告警12次,问题整改率达100%,直接实现了环保检查工作从“人管”跨向“技管”的飞跃。

      全天侯监控污染源 破解“污染动态”执法难

      除了管好点多面广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桐庐县环保局还注重水流域管理从源头抓起。根据污染源排污性质、排污总量等,桐庐县环保局为全县57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系统,普通标清枪机全部升级为高清、红外、报警球机,全天候监测污染源排污情况。

      一旦污水排放超标或者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系统会立即启动自动报警功能,监控中心随之也会有警报灯闪烁,异常数据以对话框形式弹出。监控中心人员可在第一时间用对讲机联系企业管理员,并用360度摄像装置截留当前影像资料。

      “这有效地弥补了环保部门因‘人员少、路途远、装备差’等造成的监控盲区,提升了环境污染防控能力。”桐庐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振武说。不仅如此,为防止人为更改设施运行参数或纂改数据,桐庐率先在浙江省环保系统内将企业在线监控房作为重点监管内容。

      据了解,为实现监管和执法联动,综合管理平台还将环保各类标准规范、环境监管状况、污染源档案、环境监测报告、项目审批明细、移动执法及行政处罚清单、环境风险源等数据全部纳入平台,实现了数据集成式管理,并绘制了智慧“一张图”,所有交接断面、企业位置、危险废物产生区域、应急物质装备专题均可在不同图层以电子地图、影像地图显示。

      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浓度曲线,还可以实时分析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就能远程控制取水口实现远程取样,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调取企业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这大大提升了污染源监管效率,2015年,桐庐县环保局利用智慧环保自动报警功能,发送自动提醒短信1368条,要求企业整改76家次。实现了科技监管与人力监管、固定监管与移动监管、视频图像与数据监测的有机结合。”杨振武表示。

      掌握流域水质状况 破解“全域数据”分析难

      管好了污水处理设施,管住了污染源,桐庐县的水质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据了解,2015年县域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全县83条主要河流持续保持Ⅲ类以上水质,其中Ⅰ、Ⅱ类水质河道占比不断提升,比例基本维持在70%以上。

      而水质状况的好转有赖于对流域各项数据的精细化监测、分析及以此为基础的动态管理。

      目前83条河流每月水质状况、县内与周边县市毗邻的3个河流交界断面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个饮用水源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分水江与清渚江两个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都已经全部整合到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县域内水环境质量全天候地监测和实时传输。

      据桐庐县环保局监测站站长姚建良介绍,综合管理平台还可以随时查看各个乡镇街道上下游交接断面对比情况、同一断面不同月份水质对比状况,分析水质数据的变化趋势等,为乡镇治水考核及科学治水提供依据。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水质监测时间或监测地点等搜索条件,随时调阅历史数据及某个站点的监测数据、分析结果。

      引入全民参与 破解社会共治难

      在桐庐县环保局看来,治水工作已经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环保局利用移动终端建立起与公众的联系,并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分析情况,联合公众治水护水。

      据了解,桐庐县83条溪流的河长牌上都张贴有“杭州河道水质”APP二维码,并在当地媒体上刊登,公众扫描后可直接登录APP,一旦发现水环境问题,便可在“投诉举报”栏进行举报。

      目前,桐庐县92位党政河长、村级河段长、民间河长全部安装了“杭州河道水质”APP。相关河道河长每天都会登陆APP,快速落实工作任务并及时反馈问题处理结果,2015年河长APP签到率为93.43%,事件处理率为100%。

      桐庐县还开通了环境保护微信、微博,设置投诉栏目,满足了公众多渠道监督的需求。

      据介绍,综合管理平台已经汇总了部分群众环境信访及处理情况数据,并绘制了环境信访热力图,可以清楚地了解重点信访问题及热门区域。根据这些情况,桐庐县环保局会定期召集相关乡镇区域召开信访问题碰头会,着力研究信访热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让环境执法更具目的性及针对性。

      “畅通河长APP、微博、微信等举报通道,满足了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也大大提升了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形成了社会共治水的局面。也鉴于此,2015年公众对桐庐环境满意度在杭州地区排名第二。”杨振武表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环保网
    加关注1
  • 最具影响力的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