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在巴黎举行。超过150个国家元首,196个缔约方,43000个参会人员都“专程前来保护地球”,确保全球向地球交出一份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脑峰会上阐述了对巴黎气候大会的期待以及对于全球治理的看法。
法国首都巴黎郊外勒布尔展览中心,宽敞、明亮,但是拥挤。
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在这里举行。超过150个国家元首,196个缔约方,43000个参会人员都“专程前来保护地球”,确保全球向地球交出一份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这份协议将向全球释放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信号。
达成这份气候协议的政治势头已经集聚到最高。“这样的政治势头恐怕不会再出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月30日在全球领导人发言大会上表示。
巴黎当地时间下午13点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脑峰会上代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阐述了对巴黎气候大会的期待以及对于全球治理的看法。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我相信只要各方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巴黎大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习近平说。
“中国对这次会议起到非常大的政治推动力,支持会议的成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
根据日程安排,与会各国领导人将在开幕式后授权各国谈判代表就气候变化巴黎协议开展实质性的谈判,建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目前,196个缔约方基本都递交了自主气候贡献,但这不足以使得人类处于2摄氏度的气候“安全阀”之内。
全球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将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包括由海平面上升而引起的城市淹没。
“2摄氏度是政治共识,这也将成为巴黎导向型的目标”,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就气候长期目标问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中美两国元首巴黎再次会晤。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白宫方面获得的消息,中美领导人的双边会晤是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9点45分在本届气候大会会场进行的。
中国的“气候外交”、“峰会外交”
中国的气候行动已经使其成为了实现全球低碳减排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国家。
习近平在演讲中说,巴黎大会是为了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的气候公约。
习近平说,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应该遵循公约原则和规定,推进公约全面有效实施,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习近平指出,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同时要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除了各国政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外,习近平还表示,需要将参与的范围扩大到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自愿参与的国际合作进程。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习近平在指出这个事实的同时,也宣布,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习近平说。
“习的演讲显示了他解决气候变化的决心。他的言论表明,中国已准备好在巴黎扮演关键的角色,在关键问题上找到共识”,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气候项目总监摩根(Jennifer Morgan)女士表示。
苏伟则认为,习近平为巴黎气候大会带来了“决心”和“智慧”。
事实上,气候变化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
11月30日,在这个重要的多边会议场合,中美两国元首再次会晤。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白宫消息说,中美领导人的双边会晤是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9点45分在气候大会会场进行的。
新华社报道说,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共同推进巴黎协议谈判进程交换了意见。白宫方面说,奥巴马表示,美中两国以相同的愿景来到巴黎,这包括在本世纪向低碳经济转型,增强减排行动的透明度来增强互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两国就此双边会晤发表的共同声明说,领导人认识到巴黎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关键的机会,两人重申了2014年11月以及2015年9月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强调通过通力合作来促成有雄心的、成功的巴黎成果。
2014年开始,中国与美国、英国、法国、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签署了关于2015巴黎气候协议的双边联合声明。
这些双边联合声明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多边的谈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推动了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前进。
利用多边场合举行双边活动,是中国“峰会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除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此前习近平还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了会谈。而11月30日下午,习近平又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会晤。
争分夺秒的谈判
“每一分每一秒都计算到了谈判的时间当中”,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代表团副团长苏伟11月29日表示。
这其实就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各国在2011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获得授权后,便已经持续在“德班平台”下展开了4年的谈判。而关于巴黎协议形成的核心谈判“德班平台”(ADP)工作组的谈判已于11月29日重新启动,比原计划提前1天。
目前,各国已经进入密集的磋商。“德班平台”工作组之下也将由不同的分拆小组对不同的议题进行谈判与磋商。
苏伟表示,公约谈判历史上,日程安排的原则一般是“同时召开的会议不超过两个”,但此次谈判,可能出现四个会场同时开会的景象。
“这次谈判连晚上都安排了磋商,会熬得很晚”,苏伟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
事实上,各国代表团在此次大会正式开始之前的第一周就已经到达巴黎进行了整整一周的磋商。
“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进行磋商和协调立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1月29日早上在中国媒体吹风会上表示。
与中国相关的两个谈判集团(七十七国集团、立场相近国家集团)也与关于巴黎协议形成的“德班平台”(ADP)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以及巴黎气候大会(CoP21)主席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见面并且交换了意见。
“我们希望(这次大会)按照多边的规则来举办,强调公开、透明、广泛参与”,解振华说。
七十七国集团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立场相近的发展中国家”(LMDC)由33个发展中国家组成。
从2015年年初开始,各国便进行了四次关于巴黎协议的正式谈判。但是这些谈判并未能形成一份更为简明扼要的文本。几乎每一个条款都拥有多种选择或是整段都被括号圈住,文中大约有1500个括号。
这在国际谈判中意味着各国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括号越多,表明分歧越大。
正如解振华所言,“各方的诉求分歧还是比较大”。
苏伟也表示,“案文的进展也并不是特别理想,需要密集的磋商来尽可能缩小分歧,找到基本的共识”。
当然,与2009年哥本哈根时期相比,各国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了更多的共识。作为气候公约之下最为重要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在2014年利马气候大会上得到了各缔约方认可,在“考虑到各国不同国情”的情况下。
事实上,接下来15天谈判的关键是如何将共识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具体反映在包括减排、资金等等要素之中。
许多发达国家认为,如果没有新兴经济体承担更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那么协议将无法达成。
作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中国不仅承诺到2030年左右排放达到峰值,同时也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还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中国一贯坚持公约的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担负其历史责任。但气候变化这样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只靠发达国家解决问题”,苏伟表示,“(我们)并不是仅仅强调区别,也有共同”。
中国较之前谈判体现了更多的灵活性,是应对气候变化中最为关键的国家之一。当然,留给中国的难题是如何说服其来自“立场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盟友也更为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立场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中较为保守的集团。
而发达国家兑现其资金的承诺,是决定巴黎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对于大会成果,解振华还是用了他在每次大会上几乎都会说的一句话,“各方都能接受、大家都不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