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伟: PPP项目呈现三大共性

   2016-05-30 3910
核心提示:5月26日,新华网、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汇聚各地政府官员、行业协会、水务专家、水处理企业领

      5月26日,新华网、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汇聚各地政府官员、行业协会、水务专家、水处理企业领袖等与会交流,共探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PPP事业部副总裁唐宪伟在对话环节中表示,政府现在的思路转变的比较快,从原来的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进行了转变。特别是社会资本方,比如中交、中铁建,他们已经介入了PPP模式,民营企业的思路转变也比较快,主动适应变化的市场。他们有一些共性,一共有三个特点。

      一是资本和技术相结合。作为社会资本如果资本和技术没有良好的准备,一定不会是合格的PPP,因为PPP项目期限非常长,10几年、20几年,根据财政部57号文一般应该在10年以上,正常的期限,如果资本实力不够的话,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可以认为央企具有央企的信用,融资成本相对比较低,而且有一些央企成立了基金公司,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中小资本推动方也在找私募,通过比较灵活的方式,引进了外部的金融资本,这样的话把资本成本降下来,这样的话在PPP竞争中有了优先地位。要具备技术能力。现在PPP强调一体化,项目设计阶段节约的成本比建设阶段节约的成本要好得多,如果具备技术能力,这个过程政府就会发现社会资本的优势,也是政府愿意合作的对象。

      二是社会资本要做好运营管理、内部体制上的准备。有个央企去年在PPP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成立了投资部,专门为长期持有PPP的资产做准备,这样就不是短期行为,内部管理上这个部门的定位是既对投资前进行研究,投资后进行管理,同时又成立了委员会和原有的资本公司对接,这样的模式在管理上做的比较到位,在大的央企里面也是做的不错的。这样的话,在管理体制上也有完善,有进步,适应了变化形势。

      三是在算账模式上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施工企业算一下预期回报,现在要考虑到把质量控制在什么程度能让总投入最少,建筑商提高了很高的标准,对整个社会也是正面的效应。他们算的是长期账不是短期账,而且跟咨询公司的合作从今年1月份到6月份,这个事情会算的非常细,不像原来只要建好了以后就跟我没关系了,这跟角色转变有很大的关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环保网
    加关注1
  • 最具影响力的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