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建平:“一带一路”项目融资须引入PPP模式

   2016-05-30 2930
核心提示:外交部长王毅日前表示,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起步顺利,开局良好,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其中,金融支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亚洲基础设施

      外交部长王毅日前表示,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起步顺利,开局良好,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其中,金融支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初开业运营,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正式启动,沿线国家积极探讨建立或扩充各类双多边合作基金,金融合作正在迅速展开,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目前“一带一路”处于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实际上更多的是大型国企基建先行,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还会有很多具体的困难与风险,如何分析与防范这些风险,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中小企业“走出去”融资难

      “‘一带一路’已经为我们很多企业在‘走出去’时提供了新的区域合作平台,因为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已经建立了77个境外的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可以为中小企业在当地投资和集聚降低风险,然后提高效率。此外,国内各地也与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都有政府间的协议与合作项目,而这些项目也给我们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以及新的商机。” 张建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在他看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具备丰富的对外投融资经验的机构,是“一带一路”战略投融资支持和服务的主力军。

      张建平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同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的情况不太一样,如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过程当中,融资的问题并不特别突出,因为有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支持,另外从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也比较容易,但中小企业融资就会比较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都有的问题,我认为中小企业除了自有资金,可能更多地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如私募股权基金、PE、风险投资等。规模比较小的中小银行,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部分的融资支持。”张建平说。

      东道国应该分担融资责任

      据亚洲开发银行不完全估计,2020年前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达8万亿美元,其中,电力和公路投资需求分别占51%和29%。全球金融危机后,传统上提供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资金的各国财政和银行部门的资金供给能力进一步受到限制。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支持的这些基建项目,或者是大型国企在国外开展的这些项目,其实有很多工程、施工、设备承包、服务等都是会分包出去的,在分包的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可以在这其中获得机会。在金融支持方面,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从不同的渠道去寻找金融支持。”张建平说。

      他表示,原则上而言,在很多国家开展“一带一路”的大型项目,不可能全部由中方负担,东道国应相应地承担一部分责任,当地的金融机构也应该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当然,具体的项目可能要依靠项目的执行方、东道国的政府以及中方具体进行协商谈判,从而形成具体的方案。

      据张建平介绍,近两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2015年10月,中国首个在海外的高铁项目——印尼雅万高铁也是采取PPP模式。根据公开资料,中方联营企业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印尼方联营企业则由国营建筑公司PT Wijaya Karya、印尼国家铁道公司(PT Kereta Api)及国营公路服务公司(PT Jasa Marga)组成。这一项目的预计费用将达55亿美元,其中75%的费用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将来,‘一带一路’上大量的基建项目,包括机场、港口、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甚至电网、通讯网络等,很多都是需要PPP模式的。”张建平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环保网
    加关注1
  • 最具影响力的环保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