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作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重要机制,在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公益性项目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伪PPP”项目变相发债融资现象发生。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国内PPP模式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包括PPP项目推介规模扩张较快,签约和开工率都偏低。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PPP实际开工项目351个,仅占总数的5%。
赛迪智库的研究认为,权责分配不合理,政府承担风险过高。“伪PPP”成最大隐忧,变相融资加大了地方债风险。
赛迪智库的研究梳理了 “伪PPP”项目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首先,立项目标偏离公共本质。地方政府以设立PPP项目作为直接目标,忽略了PPP模式服务于有效改善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成为“伪PPP”项目出现的内在动机。
其次,私人资本界限不明。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意味着基建相关债务只是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转移到国企资产负债表上,地方政府仍需为国有企业或融资平台的风险进行“兜底”。
再次,合作与风险共担机制虚化。在操作时,很多地方政府的PPP项目并未遵循“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原则,与传统BT融资模式的本质区别不明显。
为此,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提出了三点改进建议:审慎控制PPP项目规模,甄别 “伪PPP”项目;完善物有所值评价与监督机制;细化合作与风险分担的具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