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我感到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要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这些理念来指导我们未来的事业发展。
一、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一)创新发展是突破环卫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面,分类和减量目标压力巨大,没有源头社会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上的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在装修垃圾收运处置方面,目前市场化程度很高,似乎不是问题,但装修垃圾偷乱倒、处置不规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规范装修垃圾的收运处置,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在处置技术上创新;在行业科技发展方面,必须在科研机制设计、科研项目组织等方面积极创新,求得更大的突破。
(二)协调发展是保证环卫服务均衡性的必然要求
《建议》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协调发展是保证环境卫生服务均衡性的必然要求。在道路保洁方面,有主要道路和中小道路的保洁质量的协调。在水域保洁方面,各区的保洁能力、保洁水平存在差异,流域管理的协调性还不够,上下游联动的机制仍旧没有完全形成。
(三)绿色发展是增强环卫发展可持续性的必然趋势
在垃圾分类减量方面,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垃圾的产生,要积极推动分类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分类干垃圾能源化利用以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建筑垃圾管理方面,要从被动的垃圾管理延伸到源头的产生过程管理,树立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就是低碳绿色的理念,配合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等,强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二、2016年环卫管理的思考
(一)生活垃圾管理
生活垃圾管理关乎市容环境和生态环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生活垃圾管理上必须坚持不懈,探索创新,攻坚克难。
1.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2016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连续第六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的目标是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00万户,总量达到500万户;新增“绿色账户”服务范围100万户,总量达到200万户;生活垃圾末端人均处理量维持在2015年水平。
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是:
(1)加快推进湿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各区要按照湿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规划布局,加快湿垃圾就地就近消纳设施布局建设,力争湿垃圾不出村、不出镇,区域湿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与垃圾分类分流相适应;加快启动佰玛士、神工、老港基地等湿垃圾处置设施前期研究,力争早日形成托底保障能力。
(2)大力推行沿街商铺垃圾定时定点收集。要充分认识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对履行责任区制度、对加强道路保洁管理以及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重要意义,改进道路保洁和垃圾收集作业流程,加强管理和执法协同,形成相对固化的单位自治、环卫作业、管理、执法一体化的模式,力争基本实现定时定点收集。
(3)加强分类小区质量检查监督。从2011年开始新一轮分类减量工作,已经覆盖差不多一半的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但实际上也存在许多小区流于形式的问题。要加强分类小区质量检查监督,对小区分类容器设置、区域分类收运装备配置等进行检查评估。要鼓励社区探索第三方服务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垃圾分类减量、“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常态长效。
(4)研究废旧物资回收与垃圾分类协同。《建议》指出,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衔接”。中央的规划建议写得如此具体是从来没有过的。上海已经在探索废旧物资回收系统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两网协同,要加强与商务、环保部门的协调对接,总结企业和基层创新经验,完善制度设计,推进两网融合。
(5)做实联席会议平台和“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启动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地方立法调研,明晰管理思路;要充分发挥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协调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源头减量措施逐步得到落实;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帐户前台积分、平台管理、后台兑换的运作模式,切实增强平台的社会价值,发挥“绿色账户”对提高垃圾干湿分类准确性、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减量的激励作用。
2.强化处理设施运营管理
一是要继续加快规划设施建设,包括老港固废基地以及各区规划设施,争取早日形成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