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绿色发展可以把资源节约、环境建设、自主创新、科学管理同低碳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
以绿色发展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绿色发展不仅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其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还要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培育清洁、低碳、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核心在于形成高端化、高质化、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转变增长方式,关键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是提高效率,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绿色制度创新是根本。制度框架对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技术进步、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和分工,甚至观念意识等,这些与增长方式息息相关的因素都与制度密不可分。制度既包括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法规,也包括同一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等。增长方式的转变,无论是市场推动的自发演进,还是政府推动的导向行为,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激励,而实施强制性的制度约束是推动绿色发展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条件。要从提高经济效率和发展效益的角度创新制度,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视为发展的基本理念,将绿色发展视为发展的基本取向,并体现在制度安排中。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要先行。转变增长方式行政管理方式转变要先行。当前,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严峻挑战并不在经济本身,而在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政策措施制定者、经济活动管理者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它是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克服市场缺陷、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关键力量,对绿色发展和转变增长方式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和广泛的重要影响。适应推进绿色发展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把更多精力从主导经济发展,转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变主动干预为主动服务。同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绿色管理,构建绿色管理新机制,按照自然规律对稀缺生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从而有利于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三是自主创新是根本出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和突破口。我国传统产业大多能源和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利用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益,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甚至可以将其中的夕阳产业脱胎换骨为朝阳产业。我国的人口规模、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技术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实现绿色发展较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更为突出,需要我们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绿色发展之路。
四是绿色消费是重要动力。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增长方式从需求结构上来看就是要扩大内需,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通过绿色消费来拉动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顺理成章。目前全社会消费能力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将产生持续强劲拉动力。
五是市场机制是基本手段。增长方式转变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只有市场机制才能将绿色发展的各种利益主体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只要确保市场竞争公平公正有序有效,自然会推动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市场工具的价格和税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从根本上扭转资源利用中的低效和浪费现象。市场机制是价格、供求、竞争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可引导资源由低效益向高效益、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的部门或领域流动。实践证明,只要用好市场的力量,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会推动增长方式向绿色转变。
以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以绿色发展推动增长方式转变,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更加注重认识和把握规律、更加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加突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持久动力。具体地说,以绿色发展推动增长方式转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结合点:
一是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结合起来。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着眼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同时,建立符合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税、价格、金融手段,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是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推进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应健全相应的市场体系,完善能源与资源价格市场化机制,更多以市场手段,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将资源配置到效益高或边际产出相对大的产业或领域。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要素流动为条件。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价格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有利于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此外,还要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进绿色发展的合力,让各个利益主体既各得其所、又相互配合,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三是与加快服务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增加、结构优化为重点,确保实现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平均发展速度“三个高于”的目标。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动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重点突破,合力推进,形成以服务业发展为重要支撑,以绿色增长为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四是与完善现代公共政策结合起来。以绿色发展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从再生产全过程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补偿赔付机制,健全有效的绿色经济政策保障体系。建立绿色经济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经济发展趋势,为更好制定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制定绿色产业规划,明确鼓励发展、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项目,加强项目调控引导。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对绿色产业给予更优惠的信贷支持。加快财政税收和价格体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税、碳税,运用税收杠杆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对消耗资源能源多、污染重的产业实行高税收,对绿色发展项目和产业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完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
五是与大力推行绿色消费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价值观念,大力普及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知识,引导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选择原生态、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在全社会形成健康、自然、节俭、适度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自觉养成绿色消费行为习惯,使节能环保逐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要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重要平台和抓手,以政府绿色采购为切入点和拉动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优先采购通过环境标志认证和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0认证企业产品,为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六是与绿色政绩观评价机制结合起来。要树立绿色政绩观,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操作上,从注重过程规范向注重结果运用转变;在考核指标上,可以将绿色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万元GDP资源投入以及能耗、水耗、土地消耗,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投资增长和节能降耗减排等软、硬指标均列入考核范围,指标设计力求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淡化规模总量指标,突出结构效益指标,突出社会民生指标,突出节能环保指标,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从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向注重综合性指标转变,将转变增长方式与推行绿色GDP体系结合起来;在考核方式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以第三方考核为主转变,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在考核制度上,从注重政府保障向注重法律保障转变。发挥绿色政绩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引导各方面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绿色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之,绿色发展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可行路径。应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好影响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等突出因素,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以绿色发展破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