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号贩子”有谁来管?

   2016-02-01 1630
核心提示:日前,一段名为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不仅引起千万人的关注,而且获得潮水般的共鸣与同情。视频中,身穿白色羽绒服女孩带着哭

      日前,一段名为“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不仅引起千万人的关注,而且获得潮水般的共鸣与同情。

      视频中,身穿白色羽绒服女孩带着哭腔指责北京一家医院保安“不作为”,不管号贩子的猖獗,而自己“凭本事大早上在那等一天,排那么长时间的队却挂不到号”:“一个300块钱的号他们(票贩子)朝我要4500,咱们老百姓看个病挂个号怎么就这么费劲呢,医院挂号的人、票贩子还里应外合。”

      视频和事件迅速发酵后,以警方介入+医院发表声明+北京市卫计委员发布而告一段落。北京市卫计委员称对依法打击“号贩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始终采取“零容忍”。

      看病挂号如此不容易,很可能被“票贩子”讹上一笔,这算是新闻吗?不是!这样的问题已经反映了很多年了。由生活琐碎联想到企业生存,笔者不由得又想到了光伏产业中的倒卖“路条”的掮客和深受其害的光伏企业。

      稍一琢磨,医疗“票贩子”手中的“挂号单”,与光伏项目“中间人”即将倒卖出手的路条何其相似。你要获得它,个中环节的利益链也如出一辙。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就曾在微博上“哭诉”:光伏产业难做,自己投资十亿以上的三个光伏电站,两个“夭折”,另一个已被当地政府收回指标并转手给了倒卖“路条”的人。

      其实,在光伏乃至新能源产业,“倒卖路条”真是“老掉牙”的话题了。但咱们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深刻地侵蚀着一个产业的健康。

      曾经有媒体报道,2011年新增的2.89GW光伏装机中,被“路条”掮客经手的有1GW左右;要说到严重性,0.3-0.5元/瓦的转让价格似乎已经成为光伏电站投资的固定成本;要说到普遍性,前两天笔者才接到一个来自青海的电话,问询谁想投资宁夏某某项目,他能搞到路条,只要价钱合适就可转让。而“路条”倒卖行为,不仅引发业内投机盛行,还很大程度上抬高了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并对整个产业的正常发展秩序形成了巨大的不良冲击。

      大家都记得,为了打击倒卖“路条”的不良行径,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在一个月内便连续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三个重头文件,坚决制止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中的投机行为。其后,也有陕西等地方省市陆续出台相应文件,以压制生存空间。

      当时就有不少媒体预计,“转让路条”的行径将可能从此消失,但事后看来,此种预测只能称为是一种理想或是梦想而已。

      为何部委管理部门的重头文件+地方的系列文件,也难以压制(根本谈不上“杜绝”)倒卖“路条”的投机行为。为何遍及全国的掮客和中间人们,好日子照样过,钱照样收?

      事实上,从光伏产业过往发展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路条”是这个产业发展难以避免的现象,甚至可以说,倒卖“路条”也是“必然结果”。像资深光伏行业观察家红炜总结的一样:在中国,先是“金太阳”政策时期的欺诈行为,后是“固定电价”政策时期的倒卖“路条”行为;在德国,既有补贴下调前光伏电站的“抢装”,也有政策失败带来的光伏产业停滞,各种现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背后都是政策设计缺陷的必然结果。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要改革审批体制。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认为:“现在出现倒卖‘路条’现象,路条成了紧缺资源,不能只怪下面,这是我们批规模造成的。应该把精力放在降低成本、做大蛋糕上。”

      2013年,能源部门开始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光伏电站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然而,由于国家能源局每年将光伏电站装机指标下放给各地,各地再将指标分解到企业并对此进行备案,因此这并没有改变原本资源分配的格局。而国家能源局2014年底下发的三大重头文件,仅就经济行为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未深入谈及建立何种监督与倒查追责等配套机制。被监督的不应该仅仅是企业,而是要追查政府主办人员的责任,涉嫌违法的应依法追责。

      总而言之,既然是疾在制度,那咱们可谁也不要指望国家能源局和地方的几个文件“要求”就能够改变倒卖“路条”的存在。

      家藏两亿现金、烧坏数台点钞机的发改委原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在被查后说:只要能获得采矿权,别说一个亿,就是几个亿,有一大堆的人都等着排队拱手奉上。制度不完善,抓了一个魏鹏远,还会有“张鹏远”、“刘鹏远”出现。

      如苗炜所说:在光伏终端市场,对付“远鹏”们的有效的制度就是:首先建立产业标准体系和建立在这一体系之上的严格的招标办法,不给他们机会;其次是建立对违规行为的史上最严厉处罚(特别是法制层面的惩处),让他们有机会也不敢以身试法。

      没有法律制度上的硬性的惩处保障,要减少倒卖“路条”的现象几无可能。在上述“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事件中,后来当事人报警,警方介入了调查。但如果光伏项目投资者被光伏“票贩子”折腾,如果报警,警察来后又能做什么?

      此外,仅仅抱怨主管部门,抨击“路条贩子”似乎也还不够。扪心自问一下,若作为投资者,如果买到转手的路条,从而获得核心项目资源,你是否也愿意“出个价钱”,免去中间的很多麻烦事?

      在咱们中国人的文化里,“关系文化”,“求人文化”几乎都是根深蒂固。出生后上户口要求人、上学要求人、看病要求人、找个铁饭碗的工作要求人,死后搞个好的墓地似乎也要求人——处处讲关系,处处都求人——如果这种心理和文化不除,窃以为,即使政策和法制再到位,不管是医疗“号贩子”还是光伏“号贩子”,都不可能完全杜绝。

      看看产业中的“人情世故”吧:光伏企业要拿到当地项目的核准,各部门的领导都要“公关”。如果付钱给“中间人”去做,是否就简单多了,轻松多了?也许,要拿下某地方的具体项目,外地人喝酒喝死都未必有用,因为当地政府不会100%信。

      从过往相关媒体的调查报道来看,散布于全国东南西北的“光伏掮客”,要么是掌握当地资源的老板,要么是领导的亲戚,要么是当地的“地头蛇”。有投资方就曾说,“唉,多花点钱让他们去做也是可以的”。

      对于屡禁不止的路条倒卖行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如此呼吁:希望相关部委能及时纠正各地政府保护地方企业的不合理规定,营造一个公开、公正的政策体系与市场竞争环境。

      回到文章开头“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视频,事件发酵后,央视“新闻1+1”节目做了访谈,节目由著名媒体人白岩松主持。最有趣的是,节目还调动自己的传播资源做了一份调查,设置的问题是:如果您去医院挂号,您是否会从票贩子手中买号?

      调研结果可能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是我们相当一半的人都愿意参与其中:47.84%认为说会,然后27.85%说不会,此外还有24.31%是看价格是否合适。

      还有个问题:如果遇到号贩子排队挂号你会怎么做?结果,“不吭声,装作没看见”占到48%;找医院工作人员占了40%。

      这样的调研结果,如果“嫁接”到光伏产业,又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lijua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