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各地相继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均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上海、福建、宁夏在水、大气、土壤等治理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
1 重点保障饮用水安全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上海市提出,重点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据透露,上海提前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和泵站旱流截污、郊区县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畜禽养殖场布局调整和中小养殖场关停等重点工作。此前公布的市民身边的百条中小河道水质和24条黑臭河道治理“一河一策”中,19条河道已启动整治,浦东新区合庆镇九队宅河等8条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为完善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福建将实施大水网规划,加快水库、防洪防潮、引调水、城市内河整治、流域综合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水库(闸)除险加固和海堤强化加固,不断完善防洪防潮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利体制机制保障四大体系。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在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福建省提出,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等农业面源污染、石板材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近岸海域、城市内河环境整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黄河干支流、主要排水沟、湖泊湿地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
2 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表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重点强化PM2.5、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上海在生态环境领域采用末端治理的方法已经持续很多年,未来空间将越来越小,边际效益递减。因此,“十三五”期间,上海需要认识到,绿色发展是解决目前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
“绿色发展将是解决上海未来每一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解决环境短板症结的关键所在。比如说绿色交通问题,除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绿色交通体系之外,对于私家车的出行我们也要重视。”张全举例说,新能源汽车不仅实现了环保、绿色,同时也体现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福建省将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2020年前所有符合改造条件的机组排放达到燃气标准。城市燃煤供热锅炉全部替代,全面淘汰黄标车。
3 守住生态环境底线
“在上海‘十三五’规划编制研讨过程中,已经初步提出的10项约束性指标中,生态环境指标有7项。”张全指出,这些指标大部分既有总量控制,又有强度要求,“双控”的方式体现上海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决心。
上海市将建生态红线管控体系,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强化生态环境的底线约束和绿色引领,继续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转型发展,启动“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深入实施能效和环保“领跑者”制度,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
福建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基本建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实行分区分类管控,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
福建将健全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和水权交易制度,全面建立全省一盘棋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发展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修复与污染防治区域联防机制。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市场准入,强化源头管控。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福建还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计划,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落实重大项目、环保设施布局建设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把六盘山地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设六盘山生态补偿试验区。实行环保负面清单制度,严格以环境容量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以市县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