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正加快步伐走来,新时代下的环保企业应该是怎样的姿态?
作为环保领域的先行者,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并创造了业界关注的“博天现象”。二十年来,博天环境以专业、敬业、专注、耐心、坚持的“匠人精神”,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把99%提高到99.99%,努力做到行业最优。
博天环境在最近的“2015黑马大赛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中,“Hi-SOT梯度复合臭氧催化氧化技术”项目勇夺创业团队组冠军,“黑臭水体净化魔力菌”项目获得了季军的好成绩。此次获奖背后有哪些故事?博天环境在用人机制、内部创新机制等方面是如何贯通“匠人精神”的?80后美女高级副总裁蒋玮,作为博天环境研发中心负责人,将就以上问题一一作答。
蒋玮:
2006年至今,历任博天环境集团大客户经理、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职。现分管博天研发中心、博天规划研究院、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兼任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集团高级副总裁。
Q=《环保产业》A=蒋玮
谈创新创业大赛:名利“断舍离”,人才做加法
黑马大赛全国报名伊始,博天环境研发中心就高度重视,精挑细选了三个项目来参赛,最终两个项目进入总决赛。在蒋玮的带领下,一百多个日夜里,团队不断地推敲、质疑、再研究,使产品和技术不断臻于完善。终于在11月28日的黑马大赛总决赛上,团队不负众望拔得头筹。蒋玮在整个活动期间还曾担任导师选拔赛的嘉宾评委,对此次大赛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悟。
Q:博天团队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您如何看待此次荣誉?
A:很激动,当然内心也觉得是“必须的”。团队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实战准备中疯狂的压力,好像几个人凑起来开始一场创业,不断学习、摸索、推翻、锤炼,新的潜能被挖掘,不同风格的人观点在碰撞,还能劲儿往一处使,非常感人。
Q:2015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历时半年,其间您还曾担任过导师选拔赛的嘉宾评委。对此次大赛,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平台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一些超出预期的潜能状态激发出来;同时看到其他创业者和创新团队的精彩表现,有很多闪光点,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也看到了对环保行业发展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这些都是很大的收获。所以,要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Q:博天环境以尊重人才、重视人才著称,制定了如“梦想训练营”、“未来领导人计划”等培训、培养人才机制,这次参赛团队也都是年轻人。您认为人才于企业而言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在博天的研发团队中,年轻人的占比高吗?
A:在博天,我们说“优秀的团队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人才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研发团队的年龄结构决定了研发活力,除了资深专家,一定要有不少年轻人,因为技术的好坏更多考量在应用环节,需要大量小试、中试的探索,我喜欢敏锐、有好奇心的年轻人,喜欢他们提出问题,提出新的点子。创新并不一定都是从零创造,年轻人更喜欢尝试,提出貌似不恰当的问题,打乱一些固有经验和认知,重塑整合就可能迸发出很有价值的创新应用来。
Q:如今的环保创新创业正以蓬勃之势发展,您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创新创业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有何看法和建议?A我首先想到“改革开放”,特区就是地域维度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行业维度的创新创业更复杂,比如环保行业政府驱动性强、技术门槛高、执行周期长等,意味着环保创业者们会遇到更多综合性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那些能够坚守、有情怀的环保创业人值得我们钦佩。
谈研发:注重需求,更接地气
处在互联网+的时代,提升用户体验、注重用户服务是关键,环保行业也不例外,它一方面要靠政策来驱动,另一方面又在紧贴客户需求。有了这样的需求和导向,自然就会有人来加以捕捉和推动。博天环境契合当下热点加快研发进程而拿出的参赛项目,也不得不说是一次接地气的技术宣传。
Q:“黑臭水体净化魔力菌”的项目研究,是为了契合目前比较热的黑臭水体的治理?
A:早在两三年前研发中心就设立了生物研究室,生物菌剂在未来环境面源治理上要承担很重的责任,低成本、持续自身繁殖、不带入化学污染,可持续修复大面积湖泊、河道、土壤及地下水的驯化菌种,是重要的科研领域。
当然黑臭水体的巨大市场目前是一个治理抓手,而我们研发的包埋菌剂不仅在黑臭水体,在工业高难、高浓度废水治理方面也有奇效。
Q:我们知道,一个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再到产业化,是个很漫长的过程,目前博天环境在黑臭水体治理应用方面处于什么阶段?大概有多少案例?
A:在黑臭水体的治理上,“魔力菌”只是其中一个修复环节。黑臭水体是一种倒逼治理机制,需要源头截污、水动力恢复、水体自净修复、水生态修复等综合联动才能“治标治本”。目前比较多的案例是跟政府的PPP合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重点跟进方向。
谈创新机制:与众不同,竞合融通
利好的环保市场背景,也衍生出了环保企业的各种创新尝试。当一部分企业还在观望、讨论传统的环保产业领域与创新技术嫁接到底是一块等待开发的“新蛋糕”还是来势凶猛的“洪水猛兽”之时,一部分企业已经乘着春风,跟上这股时代潮流成了行业赢家。多年来,博天环境专注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并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市政水环境等多个行业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技术示范和业绩典范。这和他们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不断进行内部的机制创新分不开。
Q:“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博天环境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稳立鳌头的“制胜法宝”是什么?
A:激发组织活性的机制。对组织而言,成功的因素是人,人的成功要有合理的机制,我将这种机制称为“组织活性”。机制就像“活性酶”,能发酵、激发人的潜能,也许平时它是潜伏的,但在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组织面貌呈现出符合特定环境下的适应状态,对结果的影响很大。
Q:刚才说到了内部创新机制对人的影响,能详细说说是如何构建和激励的吗?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A:有观点说“人的创造力30岁以后急速受限”,这对我触动很大。一个是,千万不要束缚年轻人的创造力,以色列有句名言:“没有愚蠢的问题,也没有正确的答案”,在博天,开讨论会鼓励年轻人先发言,把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这些东西释放出来。另外一个,就是鼓励有经验者通过轮岗的方式打开视野和思维模式,这种跨界、跨部门、跨领域的尝试,拆掉了思维中的那道墙,从而收获不一样的经验和能力。
Q: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来势汹汹的创新步伐,博天环境采取了“竞合融通”的策略,目前这一做法进展如何?A“竞合”打破竞争无序,“融通”团结成长力量。未来,竞合与融通将成为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阶段,如何从竞争式增长的状态快速转换到“竞合融通”的状态就是一个问题。因此,发自内心的认同很关键,无论从战略的贯彻上还是实际的工作执行中,都需要真正地从心底去认同它,才能使“竞合融通”这一理念不流于形式。
谈未来战略:理性发展,高歌猛进
未来,中国环保市场竞争的核心将由单个环节的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的竞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蒋玮将具体做法总结为:大胆尝试,提前布局。五年前的“天元大中华”以及现阶段城市水环境、工业与园区、能源与化工、生态环境服务、智慧环境管理、家庭环境专家等业务板块,都是集团提前布局的最好说明。在谈及集团未来的发展时,蒋玮的话语中一方面透露出了要在理性中求发展的平常心,一方面又显示出了博天环境集团高瞻远瞩下的雄心壮志。
Q:基于博天环境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分享?处在环保产业黄金发展期,博天最新的战略举措又有哪些?
A:说到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我总结了如下三点:品质、速度、信任。首先,注重品质;其次,快速发展;第三,信任是基石,这包括内部的信任和与客户间的信任。
战略举措大致有三点。第一,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更好地开放博天这一平台,共同成长,获得更多的价值同盟者;第二,从机制的角度去搭建平台,打通整个服务产业链;第三,锻造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用创新心态随时做好再出发的准备。
Q:未来,博天环境是否有海外并购计划?如果有,希望并购哪些领域的企业?原因是什么?
A:博天环境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环境企业,跟国际上的企业深度合作是必然的。海外合作,中国企业想得到什么,这是第一个要想清楚的问题。除了“一带一路”的市场机遇,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领域强强联合,在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上与国际接轨是不错的选择。往未来看,发达国家在更宏观的流域治理、体系化咨询服务的角色经验也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可以通过海外合作与并购整合进来,为中国的环境治理做出贡献。
Q:目前国家正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未来博天环境对中小城镇有哪些针对性服务?
A:新型城镇化最关键就是“抓两头挤中间”,抓两头就是“饮水安全”和“黑臭治理”,挤中间就是指高污染小微企业、十大重点污染行业等对中小城镇带来一定经济带动却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治理。博天环境作为综合服务商,可以提供膜产品为核心的供水、回用水、升级提标、高难工业废水回收治理等,在河道黑臭、工业园区三高问题解决,土壤地下水调查检测修复方面,以更低成本更专业的服务与配套设施,提供设备供货、整体打包运维服务等方案。
中小城镇面临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向压力,博天环境通过PPP模式帮助地方政府做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开发、招商引资,协助发展地方产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结语
与博天环境携手走过十个春秋的蒋玮,最大的感触就是“成长比赚钱重要,成熟比成功重要”;最感恩的是“越成长越懂得对这个平台的珍惜”。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推进,公众对环保行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环保企业也会越来越发展壮大,但对蒋玮来说,意味着她将迎来新的挑战、责任与危机意识。这,将鞭策着蒋玮奋力前行,也激励着博天环境以“匠人精神”朝着愈加卓越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