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广州市城管委安排检查组赴白云、花都、番禺、南沙、增城、从化6区,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现场检查、资料评估工作。广州市城管委通报称,从检查结果看,2015年广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稳步推进,各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农村收集点加强改造,目前,广州6268个自然村均设有一个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形成了转运站式、箱式、小屋式、柜台式等模式。同时,广州36个镇也均建成了一个以上的垃圾压缩站,“一村一点”“一镇一站”建设已全部完成。其中,白云、花都等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村根据自身对生活垃圾收运的实际需要,已逐步建成“一村多点,一镇多站”的生活垃圾设施。
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两大特点
检查组认为,当前,广州已基本建立了农村环卫长效保洁工作机制,“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总体稳定,其中,白云、增城、花都、从化等区的工作较为突出。概况起来,主要有2大特点。
一是村社基本建立环卫长效保洁机制。广州市属从化、增城、白云、黄埔(九龙镇)、花都、南沙、番禺七个区的农村已基本建立起长效保洁机制。花都区制定实施了《花都区推进农村环卫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主要从垃圾清运补助、农村保洁人员工资补助费、环卫设施补助、卫生镇、村补助等方面每年增加经费补助,其中2015年投入约2971万元。白云区制定出台了《白云区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保洁质量标准,并测算全区环卫工作量将全区环卫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增城区出台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考核工作方案》,对全区各有关部门、各镇街和行政村通过结合日常督查、市民投诉、领导督办、上级检查等形式,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从化区印发《全面深化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作业标准和细化考核办法,深化落实农村环卫管理常态化、规范化。黄埔区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将农村保洁工作全部纳入政府工作中。番禺区各镇已全面实现村村有队伍,垃圾日产日清。目前,农村村社保洁工作进入常态管理,实现 “户清扫、村收集、镇运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模式。
二是创新使用新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在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镇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成使用密性更好、更环保高效的地埋式压缩式垃圾收集点,既节省建设空间,又大大降低作业噪声和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中,白云区太和镇已建成15个,花都区花山镇已建成5个。增城区以推进“五场”建设为抓手,以进一步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环境。目前,已有派潭镇、小楼镇、新塘镇、永宁街、增江街、正果镇和朱村街等7个镇街建成家禽集中圈养场,其中派潭镇已全面实行禽畜圈养;282个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已基本建有机动车停放场;全区建成垃圾清运场2165个;建成建筑材料堆放场5个;建成农副产品摆卖场35个,村庄环境不断提升。
进一步加强2016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
广州市城管委通报,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缺少法律指导意见,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基础设施缺乏整体规划和建设,部分设施规模不够等问题。2016年,要从3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从城乡统筹出发,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机制体制建设,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方面的职责。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完善收运处理体系。加强与环保、规划、农业、建设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适度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以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以垃圾分类处理为突破口,创新农村垃圾就地处理的模式,努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避免不必要的全收运全集中处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完善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村民的保洁义务。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增强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