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对对新能源进行了界定,新能源是指与传统能源相比技术上较为成熟,使用也比较广泛,正在研究试验、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或是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具体的主要有太阳能、生物能、水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和核聚变能能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通常是指光伏发电还有一种形式是光热发电。在光伏发电技术水平的快速革新的条件下,在未来将会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的原理是指根据光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存入太阳能电池内。在此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是此技术的关键设备。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原材料就是硅材料,伴随着太阳能的利用与开发,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形成的产业链被称为“光伏产业”。光伏产业链一般细分为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的生产、硅锭和硅晶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和生产、组件的生产、光伏电站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建设以和电力销售等几个部分(如图2-1)。
光伏发电站是指将控制器、逆变器等光伏设备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相连接而成的系统。通常说的光伏发电系统都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逆变器三大部分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是由电子元部件组成,并没用到任何机械的部件。因此,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单且运行稳定可靠。另外,光伏发电还具有发电形式简便不需要像传统能源一样有机械能电磁能和热能的转化,减少了能量转化的中间过程;太阳能资源又是源源不竭的;生产制造用的材料硅在地壳中储量也非常的丰富;光伏发电还具有没有燃烧不污染环境环保等优点。
一、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光伏产业连是由硅材料开发、太阳能电池生产应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所组成的。其中光伏电池按生产所需的材料可以分为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和薄膜电池。多晶硅电池具有比单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低且节约、工艺简单不复杂;又因不受原材料、技术水平的要求和限制而比薄膜电池发展空间大等优势成为人们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电池。
光伏产业链也多数是指多晶硅产业链,其产业链可分为硅片和硅锭材料的生产,光伏电池产品的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等五个层次。每一环节每一层次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都是很重要和关键的,每一层次形成的每项产业的发展都应予以重视。正是因为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产业和中心的链接,因此本文将集中对太阳能电池行业进行研究,分析其上游下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上游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内投资环境的影响。
1、产业链发展情况
1.1、硅材料的提纯环节
硅材料的提纯是处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上游的产业,它是一个对资金、技术、环保要求高、能耗高的环节。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原料是硅材料,硅来源于石英石,石英石在地壳内存量虽然很充足且分布在我国的含量也很高。但是对生产太阳能电池所需的石英石的纯度要求特别高,相应的资金储备的要求也都非常的高。以前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西门子法来生产多晶硅,这种生产方法成本较高,能耗较高且还会产生副产物污染环境。
所以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原料的生产以前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现在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革新与突破,已经有一半以上不用靠进口,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硅提纯技术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以解决硅原料供应的问题。由于多晶硅环节的利润颇丰,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在扩建多晶硅生产基地,引进技术生产多晶硅,多晶硅产量也开始上升。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加之欧美国家的双反政策的出台,需求开始下降,国内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也随之一落千丈,高利润环节由此变得利润薄弱。由此带来的产业投资风险不容小觑。
1.2、硅锭和硅片的产业环节
硅锭和硅片的产业处在晶体硅产业的下游,是一个对技术、工艺水平要求高的环节。由于生产的企业少且产量供应有限,因此在2008年以前生产对原材料的依存度很高也给硅片行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2008年以来后,大批投资者的进入硅锭生产企业,产量不断提高解决了硅锭和硅片的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从2004年仅有几家生产总产能大约1000吨到2012年有90多家企业,生产总产能已经超过两万吨,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的生产成本,对产业发展其意义重大。
1.3、光伏电池制造环节
此环节是对资金技术门槛高的电池制造环,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大造国。在2012年的产量已经达到12GW,占世界产量一半以上。光伏电池的制造对技术的要求是比较高,但经过努力之后现在的技术水平的已经与国际相当。但是仍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主要是技术一般是借鉴、吸收,缺乏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大部分企业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虽然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的企业比较多,但是参差不齐。
1.4、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封装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封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资金的要求不高,由于其发展门槛低我国有上百家企业从事该行业,产量从2005年的400兆峰瓦到2012年的4500兆峰瓦,增速非常快。所以我国的电池组装产业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潜力小。由于其下游产业的国内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电池组件大对数还是出口国外。因此,出现组件产能过剩问题,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1.5、光伏产品应用环节
虽然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和光伏产品产量都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但光伏伏产品的应用程度低,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过度的依靠外销。另外,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现在还只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光伏系统大多以光伏并网系统为主不同,我国还是主要是采用独立的系统,这种独立的系统应用程度较低,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的光伏产能与利润是成反比的,在2012年国内光伏产能达到了历史新高,出口额超过了二百亿美元,然而利润也达到了历史的新低。近几年政府开始注重扩大和拉动内需,伴随着国内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应用将会更加的广泛。但是不仅是中国,国际光伏市场也同样面临着缺乏及具有经济实力有具有科技研发能力和高技术水平的龙头企业。从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这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核心技术靠国外进口,产能高但又几乎都销往国外,这种模式发展将会成为制约国内光伏市场成长的瓶颈。
2、产业链发展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分析
从光伏产业链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产业链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由于多晶硅材料生产是一个高利润环节,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蜂拥而入,争相发展。造成了上游产业发展快,中游和下游产业发展慢,产业链发展出现不平衡。
有的环节供应不足有的环节产能又过高。国内市场未完全打开,国外市场又受“双反”政策影响限制需求,导致国内上游产能像多晶硅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当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贬值,利润下降。加之光伏市场的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发展模式,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都在国外,存在原料、产品发展隐患。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这些问题无疑会给扰乱国内光伏产业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二、光伏产业政策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2.1、光伏产业政策
我国光伏产业现在面临着发电还没有实现平价上网,都是靠上网电价补贴来刺激着光伏产业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虽然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电价补贴到发展的过程。但是建设电站的投资是非常巨大,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必不可少。在光伏发展的初级阶段,项目立项补贴由政府解决或者说承担了新技术的风险,帮助了光伏一点点长大。但从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政府的钱不是无尽的不可能都投资到光伏产业上,一旦资金断了,资金链就断了。欧债危机引起的双反政策就是一个点例。中国的金太阳工也存在着金未到位的情况。
对于另一种光伏政策度电补贴来说,是从技术上体现了对光伏电站的长效性的要求,从运营的角度来讲,政府不再提供初装资金来源了,这就逼着电站业主拿着投资回报的计算去找投资者。投资回报计算的重要支撑就是政府答应的每度电补贴多少钱。当投资者面对一份诱人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时,是否要考虑政府答应的度电补贴的可行性或者说可信性呢。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人的态度必须是谨慎的,怀疑一切的。
肯定有人会提一个问题,如果政府破产了呢,这种情况美国加州政府和罗马市政府都经历过。当政府没钱给你和欠钱给你时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国家发展分布式电站应用和普及,相继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象江西省的居民屋顶项目补贴,吸引了全江西的居民都想在家发电。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在行业低迷的阶段,政府想尽了一切办法给出各种政策来扶持,这些政策必然是牺牲其它市场的利益,拿东墙的砖来补西墙。伴随着法律的完善,在某一天我们肯能会发现之前政府制定的政策并不科学。
2.2、光伏政策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分析
从光伏政策的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对光伏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无论是在财政补贴还是政策扶持上都给光伏产业亮起来绿灯,扶持其发展。相继出台了像税费减免、电价格补贴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刺激了大量投资者纷纷加入光伏产业投资热潮。但是,这些政策扶持只是表面的,其实质上还存在很多弊端,如财政补贴,政府并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口袋不是取之不竭的,当政府无法支付时,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资金链就断了。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行业低迷的阶段,政想尽了一切办法给出各种政策来扶持以此吸引投资者。然而,这些政策是在牺牲其他行业的利益,是一种拿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随着法律的完善,或许哪一天会发现之前的某个政策决策是不科学的,但是现在的政策基本都不能保持连续性。因此,政策扶持使光伏产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风险。